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11年10月,出台9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2月初又进一步出台4项措施。多年来,我市银行系统在市人民银行带领下,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市人民银行行长李建忠。
记者: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2011年全市小微企业信贷情况吗?
李建忠:截至2011年末,我市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204.3亿元,全年新增41.7亿元,增长25.6%,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2.7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27.1亿元,全年新增18.5亿元,增长17%,增速高于各项贷款4.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贷款余额77.2亿元,全年新增23.2亿元,增长43%,增速高于各项贷款30.2个百分点。2011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市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37%,比重比2010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人民银行累计办理中小企业贷款卡2999户,全年完成中小企业集中年审971户。
记者:您认为当前小微企业发展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李建忠:由于我市小微企业自身发展比较缓慢,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稳健经营上还面临诸多难题,这些难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虽然我市贷款持续增加,但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四大支柱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特别是全国性大银行在信贷资金投向上普遍存在“抓大放小”,同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受制于宏观调控,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虽有所加快,但融资仍然较难。
小微企业负担加重,利润持续下滑。目前原材料成本上涨、用工成本上升,国内外订单萎缩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不断增加企业负担,导致小微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受大型企业信贷资金趋紧以及国外客户购买力下降等传导效应影响,小微企业资金压力明显,融资需求增强。
金融产品创新推进缓慢,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大部分小微企业缺少抵押物,加上可供抵押的设备抵押率又较低,难以在银行获得贷款。同时,知识产权、股权、林权、保函、出口退税等质押贷款推进缓慢,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难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对银行贷款依赖度较高。虽然企业融资渠道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市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还比较狭窄,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债务性融资比重较大,股权性融资相对较轻。同时,小微企业对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缺少认知,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缓慢。
记者: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民银行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市人民银行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呢?
李建忠:2012年,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与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融资机制,我们主要会采取六项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宏观环境。市人民银行于2011年8月出台《葫芦岛市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措施意见》,近日又出台了《葫芦岛市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指导意见》积极推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前提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扎实推进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促进中小企业信贷政策顺畅传导。突出对小微企业信贷投入的考核监测,采取公开通报和约见谈话的方式,督促金融机构认真执行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
加快债券市场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争取实现我市金融债券“零”的突破。
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市场,培育发展有竞争性的多层次、多元化信贷市场体系。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效果,积极发挥再贴现工具在引导信贷资金投放的正向激励作用,对涉农票据、小微企业签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支持金融机构以票据融资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2011年,全市累计办理再贴现285笔,涉及小微企业200余家,金额13亿元,有效促进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以技术为基础的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对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分析和管理,提升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国库、征信、支付结算等部门在为小微企业出口退税、福利企业退税、财政对技改、节能、环保等补贴及时退库,提高了财政预算资金的入库、拨付、退付效率,及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卡进行年审,在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支付结算环境等方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加大外汇服务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各种方式尽可能给小微企业提供相对准确的汇率变动预期;人民银行和相关政府机构将通过扩大宣传、加强培训等方式,提高小微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汇率变动规律的认识;推动小微企业适应汇率变化,加大出口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外汇服务水平,通过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缩短外汇审批、登记、询证、开户时间,加快外资企业的落户进程。(记者 刘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