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面试:
第一次面试献给了迪卡侬无锡滨湖店,虽然失败,但是那次面试的一些教训在以后的面试中有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打篮球,在迪卡侬我只说自己喜欢打篮球,但是并没有说从打篮球中学到或得到什么,但是HR问了我这个问题,所以在以后的面试中说到打篮球我都会说自己从一个打球不怎么合作的人到怎么和其他同学合作的蜕变。虽然在实际情况中我还是不怎么会配合。哈哈。不多写了。
公务员之行:
不登人人就是为了复习公务员,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很惨,考得很水,不能说失误,感觉和当年高考一样,试卷做多了,有种厌烦的感觉,在考试的时候不是在答题,而是在完成任务。虽然没有考好,但是我觉得行测的复习还是蛮有用的,各种其他企业的考试行测的复习都派上了用场。在这里要谢谢梁冰,谢谢他的行测视频,以及在耳边讲述解题的思路。还有一大帮一起考公务员的同学,大家都辛苦了。
等待的银行:
真的可以说等待的银行,和那些师弟师妹们说下,银行的报考真的要有耐心。网申很晚,过程复杂,要有一个等待的心去报考银行系统。工农中建,交,江苏,南洋商业。有机会的都申请了。工行最后签约,中行被刷,建行冲突没去考试,江苏悲剧。南洋悲剧。工行从网申到签约整整4个月,这个战线够长,难怪最后出现很多备胎体检的情况。
工行的各个节点图:
信心的时候:
感谢CIMC,在求职的路上有些企业你虽然最后没能签约,但是必须感谢,是CIMC给了我自信,让我相信自己的实力。虽然最后拿到了offer,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还是没能和CIMC签约,但CIMC的面试却是第一次接触无领导小组面试,让我学到了无领导的一些技巧,以及自我介绍的语言组织顺序。
失望的时候:
有过自信当然也有失望,江苏电信悲剧,江苏银行悲剧,国考悲剧,中国银行悲剧。每一次的悲剧带来的都是一种自我的怀疑。但是路还是要走只有挺起胸膛继续向前。
感谢的人:
在这求职的生活中要感谢四个人,第一个马龙,当年的IBI确实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英语口语的提高,还有面试技巧的锻炼。现在没有IBI了,很可惜啊。第二个,也是最要感谢的人,就是微微了,从工行笔试开始,11月19日那个星期去了南京,以后每个星期周末雷打不动都去南京,各种笔试,面试,记得有个星期连续三个笔试。南京的各个高校,1号线,2号线,熟的不能再熟,每次都是住在史卫伟那,他还要亲自下厨做饭给我吃,哈哈,兄弟,这份感情记住了。第三个,上面说了就不提了。最后就是猪啦,哈哈。每次失落的时候都是她在鼓励我,继续坚持。
其他的感谢:
谢谢高铁,没有高铁就没有这么方便的笔试,面试,虽然最后,哈哈 不写出来了,不教坏小孩子。
我的经验:
我的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我认为自己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人,本科。。。研究生。。。当然我也有。。。的缺点,但是。。。。谢谢!1-2分钟。
无领导小组:这个真的很难说,有人说HR不喜欢强势的,有人又是另外一种说法,我自己在CIMC的时候比较低调,应为都是985、211的,明显感觉在被动地位,工行的时候,我也不是很强势,但是我主导了整个讨论。两次我都成功了。所以我认为这个没有固定的规律可言,不一样的HR又不一样的评分标准,最主要的是表现出真实的你,不要让HR看出你在说谎,在欺骗。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一个人说,要给大家机会,打断别人的同学一定是第一个被淘汰的。
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就是固有的问题,标准的评分点,考察着你的反应和逻辑能力。工行的一面就是结构化面试,很多问题都是重复的问,不同的的小组有时会有同样的问题。
面试准备:路线肯定要搞清楚,还有功课要做足,大致了解公司情况,主营业务,企业文化,企业最新动态等等。特别是企业的文化,虽然不会直接问你企业文化是什么,但是我认为这是录用人的标准。
最煎熬的面试:
睿泰科技,先是笔试,一面居然和大学科技节搞一起,还来句每年都是这样,当时真想直接抛下一句你们面试,我走了。没想到会有二面,本来不想去了,那个时候中行被拒,就想不能放过机会,而且当时招聘的时候写的薪资是5000-8000,我认为研究生再怎么样也得给个6000吧。就去了,谁知道是晚上6点30面试,面完都十点了,最后是录用我了,但是还是薪资没谈拢,居然5000都没,所以以后招聘会上的公司的薪资水分还是有的。
最后小小的晒下自己的offer,都不是大公司名企,上海中集冷箱,华地国际超市营业部,无锡EMS,中科方德,睿泰科技,江苏工行。工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找,勤快第一,跑得多,得到的就多。